織物抗縫線滑移測試方法


ASTM D4034 裝飾織物抗縫線滑移測試1.范圍
1-1本標準規定了機織裝飾織物在接縫處,經紗或緯紗抗滑移性能的測定。
1-2本方法有兩種單位:英寸——磅和SI制。本標準中,英寸——磅作為單位寫在括號中。不同的單位一般用在不同的標準中,這樣不同的單位是不可等同的。
1-3本標準沒有涉及到安全方面的介紹。但希望在操作本標準前,應該建立一些與安全衛生有關的管理文件。
2.參考文獻
2-1 ASTM D76紡織品拉伸強力機的說明;
2-2 ASTM D123紡織品的相關術語;
ASTM D434標準測定抗接縫滑移
1-4 ASTM D1776紡織品測試的調濕;
3.術語
3-1 定義
3-1-1滑移方向:在縫線處,用ZUI小的力就能使紗線平行于緯向或經向產生滑動的方向。
3-1-1-1 在許多情況下,織物可能沿兩個方向都會產生滑移。
3-1-2滑移:在接縫處,使得一根或更多的紗,從原來的地方產生一定的滑動而所需的力。
3-1-3接縫:將兩塊或更多的平面結構,例如紡織品通過縫線而連接起來的縫,一般在織物布邊。
3-1-4紗線移動:在有接縫織物的按縫處,使得一根或更多的紗,從原來的地方產生一定的滑動。
3-2 本標準中用到的其它紡織術語,請參照ASTM D123。
4. 測試原理
4-1 杭滑移測試是將同一織物先按一定規定(按9-3)用一接縫縫制在一起,先將無接縫的試樣在CRE或CRT拉伸 強力機測定其拉伸強力并記錄其載荷——延伸曲線,再測定有接縫試樣強力其曲線。并將上述兩拉伸曲線,記錄在同一記錄表上,兩條載荷—近伸曲線間的某一距離所對應點的值便是滑移(12-1)。
5.意義和實用性
5-1 ASTM D4034測定縫線滑移廣泛應用于機織裝飾織物上。
5-1-1在商業上,一旦由于測試結果的不同而產生爭執時,買賣雙方應該做一些對比測試,以便查清兩家實驗室間的差異所在。建議選用權威機構來做對比可能會更好。同時,兩方選擇的樣品應保證一致,一般的做法是兩方采用隨機抽樣的辦法,以查清整個的水平情況。一旦發現兩方有差異,應盡快糾正統一,否則必須向對方解釋結果差異的原因。。
5-2 本方法測定機織裝飾織物滑移是指在規定條件下進行的,這樣并不代表在實際領域的外觀情況。
5-3如果織物經測定沒有達到買賣雙方協商好的要求,這樣這個織物應定為“抗滑移性能較差”,并且雙方應留意。
6.儀器
6-1 拉伸強力儀:符合ASTM D76的規定的CRT和CRE型拉伸強力儀,儀器配備自動繪圖儀,強力儀必須配帶夾頭(一般為上下兩個配膠皮的夾頭),夾頭的前夾面寬度1英寸(25mm),后夾面不少于2英寸(50mm),如有另外的尺寸要求需另外提供。兩夾頭的隔距為3英寸(76mm)。測試速度為12±0.5 英寸/分鐘(5.0±0.2mm/s)。
6-1-1其它拉伸強力儀:除了CRT和CRE類型的拉抻強力儀,如果能滿足ASTM D76規定的要求,并且其測試結果能和CRE或CRT具有一定的對比性,對這類儀器,只要買賣雙方接受,也可作為可接受的商業測試儀器。
6-2 針:22號針
6-3 縫線:100%尼龍粘合莫諾考線,縫制試面線的斷裂強力不低于35N(8lbs),底線強力不可低于23N(5lbs).
6-4 分腳規一對。
6-5 重為170g和長度為100mm的輔助金屬夾塊。
7.取樣
7-1 批樣:隨機抽取數卷織物用來測試,具體數據也可基于買賣雙方協商而定。
7-2 實驗室取樣:從所抽取批樣的每卷布中取整幅布1m(1碼)樣品,注意取樣時應將卷裝樣ZUI外面1m(1碼)先去掉。
7-3 測試試樣取樣:對于預先測試,需要準備兩塊試樣,一塊試樣長邊平行于經向,另一塊長邊平行于緯向。如果已經知道織物哪一方向的滑移更差,預先測試可省略不做。
7-3-1 對于ZUI后測試。在ZUI容易滑動的方向選取5塊試樣測定。
8 試樣數量
8-1對于預先測試,需要準備兩塊試樣,一塊試樣長邊平行于經向,另一塊長邊平行于緯向。如果已經知道織物哪一方向的滑移更差,預先測試可省略不做。
8-2對于ZUI后測試。在ZUI容易滑動的方向選取5塊試樣測定。
9 試樣準備:
9-1 沿經緯向各剪取二塊織物,一塊為100100mm(4X4INCH),另一塊為100250mm(4X10INCH),當測定抗經紗滑移時,試樣長邊應平行于經紗,當測定緯紗跨過經紗滑移時,試樣長邊應平行于緯紗。
9-2 將大小為100100mm的試樣置于100250mm的試樣上面,并且正面對正面,將其短邊對齊,當測試抗經紗滑移時,經紗應作為長邊并垂直接縫,當測試抗緯向紗滑移時,緯紗應作為長邊并垂直接縫。
9-3 沿試樣短邊縫制一接縫,接縫離試樣短邊距離為12mm,接縫為平針,每25mm(1INCH)車7±0.5針。
9-3-1平針應滿足301鎖式針跡,這類接縫由兩根紗組成,一根紗形成圈通過試樣原料與另一根紗圈相交。
9-4 接縫針跡受力均勻,并且垂直于緯紗或經紗,這兩點是很重要的。
9-5 距試樣長度35mm(1.5INCH)作一平行于長邊的夾持標志線。
10.調濕
10-1 請參照ASTM D1776在標準環境下(溫度21±1℃,相對濕度為65±2%)將試調濕至少4小時,對于預測試可不需調濕。
11.測試程序
11-1 在所有的測試中,將試樣的末端夾于上夾頭,注意試樣應堅直并夾穩,試樣另一端置于下夾鉗口,并在試樣下夾鉗口以下部位上夾上輔助金屬夾塊,這主要目的是為了讓試樣伸直均勻以便受力時能均勻。當試樣堅直放置以后,夾緊下夾頭,并移輔助金屬夾塊。
11-2 織物載荷——延伸曲線,先測定長100250mm一端試樣的受力,將試樣100250mm部位靠縫線一端夾于上夾鉗口,注意夾鉗應距縫線約為90mm,待夾好上夾鉗口,參照11-1描述夾好輔助夾鉗,之后夾好下夾鉗,并移走輔助夾鉗,夾鉗參數參照6-1,例如,速度,夾鉗尺寸,夾距。將記錄裝置的記錄筆調零位。在實際測試中一般主機電腦自動繪圖。啟動儀器,記錄不帶接縫試樣的載荷——延伸曲線圖。
11-3 帶接縫試樣的載荷——延伸曲線圖:將帶接縫試樣一端夾于上下夾鉗之間,注意接縫應居中,夾鉗具體操作可參照11-1描述,將記錄接縫曲線于同一記錄紙上,啟動儀器,記錄帶接縫試樣的載荷——延曲線圖上。
11-4 測試并記錄五塊試樣的載荷——延伸曲線圖,注意每一對(帶接縫和不帶接縫曲線)曲線應在不同的零起點。
12.計算:
12-1測定6mm(1/4INCH)開口的滑移,設置分腳規距離為25mm(1INCH),分腳規的距離也可根據實際曲線的比例而不同。
例如:當曲線比例為1.125:1時,分腳規距離為7mm(1/4INCH),當曲線比例為2.25:1時,分腳規距離為14mm(9/16INCH)。
12-2 分腳規距離應再加上縫線伸長的補償值,這個值應相當于當帶接縫試樣的載荷為4.5N(1lbs)時上述兩曲線開口的距離(見圖BC兩點)
12-3 參照12-2設置分腳的距離,在兩曲線間豎直放置分腳規,并左右移動,當兩曲線的距離剛好等于分腳規的距離時,記錄這一點位置。
12-4 以N或LBS記錄這一點的值并精確到2N(或0.5LBS)將這一值減去補償
值4.5N(或11LBS)則為滑移數據。如果當分腳規左右移動時找不到兩曲線間距離,剛好等于分腳規的距離時,記錄帶接縫曲線的ZUI大值作為縫線強力,同時注明試樣織物或縫線的斷裂情況(例如:STB:縫線斷裂,FTS:織物在接縫處斷裂)ZUI后注明由于紗線滑移距離少于6mm而超過儀器測試范圍,只記錄縫線強力值。
12-5重復12-1-12-4測試另外4塊試樣。
12-6 計算5塊試樣的平均值,并精確到2N(0.5LBS)作為縫線滑移值。
13報告
13-1注明測試方法ASTM D4034,描述測試樣品的材料及取樣方法。
13-2 注明以下信息。
13-2-1以N或LBS為單位使經紗滑動所需的力。
13-2-2以N或LBS為單位使緯紗滑動所需的力。
13-2-3拉伸強力儀的類型。
13-2-4注明滑移并精確到2N(0.5LBS)或ZUI終的情況,例如,織物斷裂,縫裂縫線裂或載荷超過了儀器的測試范圍。
14 精度和偏差
15 關鍵詞:縫線強力,裝飾織物,機織物,紗線滑移。
文章涉及檢測儀器請點擊:
CRS-UTM型萬能材料試驗機
- 創傷骨科應用 2023-12-14
- 安全鞋外底剛性試驗機 2023-04-23
- DIN55662涂層和清漆耐高壓水沖擊試驗 2023-04-01
- Ford FLTMBO160-04涂料油漆耐高壓水噴 2023-04-01
- Ford VCS 1029,54719高壓蒸汽噴射試驗 2023-04-01
- PV3987高光耐磨測試方法 2023-03-17
- 馬丁代爾織物耐磨性測試:ISO 12947最 2023-02-27
- 手機可靠性測試包括哪些檢測項目和標 2023-02-27